2018年银监会严查银行套利、2019年九民纪要、2020年大额转账监管,几乎每一项政策都在挤压着原有的传统票据中介市场。并且随着竞争的增强,利润开始出现了不可挽回的下滑,无数人开启了转型之旅,纷纷告别这个市场!离开的人高呼“票圈休矣”!
但是同时呈现出来的盛况却是票交所的标准化票据的发行、民营银行的秒贴系统推广、核心企业以及银行纷纷建立凭证平台!
同一个行业,两拨人的感受却完全不同。一拨以传统票据中介和地方递推势力为代表、一拨以持牌金融机构以及互联网平台为代表。
原来的人感受到的处处危机,进场的机构感受到的是无限机会。有人说她是夕阳产业,有人说她是朝阳产业。不同的立场、不同的高度决定着不同的认知。
如果真的是要死的行业,那他应该如枯草般毫无生机,现在呈现出来的是水与火的交融。一边是褪去、一边是激进!两方的价值观守护者谁也没有能力去影响谁,只有徘徊在中间的群体才有价值观融合的可能。票据作为供应链金融的结算环节,现阶段即是机会也是风险,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
屁股永远是决定脑袋的!就像股市中的多空双方一样,票圈的两方互骂一句“傻逼”然后完成市场的交接!
票据行业从90年代末兴起至今已经走过了近20年,很多行业的从业者在这个行业付出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每当出现行业内冰火两重天的时候,不用怀疑他正在经历的是产业升级和剧烈变革!
社会的进化史,就是把原来最常见的活动变得更有效率的历史。人类出行希望提高效率,所有从马车到汽车。人类交流希望更快速,所以从电报到电话再到如今的互联网。人们购物希望多种多样并且价格便宜,所以从线下商店到线上网店。
每当商业的技术变革出现之时,总能重新塑造出更有活力的市场。产生升级多由技术推动,其次才是市场自然演化。
如果有人问票据行业的产业升级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行业普遍认为标志性的萌芽点是2010年ECDS系统的推广,而真正把变革推向起点的却是票交所的成立。
变革大多数时候外部会很剧烈,内部更像温水煮青蛙,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改变。也像青春期的少年,自己并没有觉得自己长个子,等到发现时已不在是少年!
细说几个我们能发现的外部剧变:
商业承兑汇票占比越来越大
正常企业对于银票,已经不再是杠杆工具了,银票在资本市场就像靠左行驶的汽车,在特定市场的特殊产物。
发迹于90年代特殊的国企三角债环境,成长在银行体系的存贷比考核。成熟的欧美资本体系,银票的应用场景只是国际贸易结算。
近年来监管越来越成熟,对于套利的监管以及银行新的考核体系出台,银票退出整个历史舞台只是时间问题,只不过更多的人就像当年不相信纸质承兑会消失一样。
票据产生于供应链而不是银行体系,是信誉的延伸工具,这才是他最内在的价值。
区块链商业凭证体系崛起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凭证体系已经在运营的超过200家。银行系中建行、招商、交行都已经开始运营,据悉其他90%的国股银行都在筹划凭证体系。核心企业中以中车、铁建系、河钢、比亚迪、海尔为代表的系统也已经开始实际运营。
纵观2019年的数据:建信融通全年融资余额2000亿、中企云链280亿,凭证我们可以理解为内部的供应链结算系统。
如果说票据在金融体系中是非非标,那么凭证就是非非非标。但也是供应链金融中信誉延伸最好的体现,因为这才是价值真正的回归。
行业资深人士预测未来市场中凭证体系可能会三分天下,如果按照商业逻辑推算我认为极有可能。如果没有监管介入,甚至会出现万家争鸣的情况。因为单纯的票据只是结算环节,无法延伸到整个供应体系中。
而凭证系统因为是依托核心信誉,可扩展、可定制。并且寻租空间更大环节更多,因为技术推动是革命,如果叠加利益将是颠覆。
票据平台以及供应链融资公司
票据平台的发展得力于三方支付平台的介入,如果没有三方支付票据平台不存在发展的基础,金融平台想做成58同城那样纯信息交互几乎是不可能。
票据平台不是抢了谁的生意,而是加速了交易的频率以及信息传递的速率。交易平台化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必经的过程,就像各地的商会以及行业协会也逐渐变成大家口中“产业互联网。”
所以平台是未来发展的其中一个方向这是毋容置疑的,但是最终的终极形态是什么现在还没到下定论的时候。行业中有新兴公司帮“核心信誉并不强的公司”做票据融资,这是一种杀鸡取卵的行为。
无非是把P2P融资换成了票据载体,今年也有很多打着票据名号做着旁氏骗局的公司纷纷暴雷。如果做本源回归,小微企业在金融市场中是没有信誉的,所以可以做供应链的只有大中型企业。
如何压制中大型企业的融资杠杆欲望并且回归都供应链管理上,我认为这个才是未来供应链公司存在的价值。而如果只是单纯的融资,并且为了赚取利润给一些空壳公司做票据分发,最后出事只是迟早的事情。
以上是我们可以感受的到几个变化,没有深刻感受却在潜移默化的会更多。新的体系建立必然会塑造新的生态。行业的利益格局会重新洗牌,市场永远都是正确的,她更懂马太效应。
行业内的老人和新进的资本其实并不是敌人,每个产业升级的行业都有着原有的利益群体存在,他们经过洗礼顺利转型并且踏入快车道。转型中的公司缺的永远不是动能,而是思路以及接受新事物的共识!
“数票”要进场了,希望你不用和“数票”擦肩而过,并且互骂“傻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