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票据网介绍:承兑汇票贴现、票据资讯、票据知识、票据利率、背书、风险预警等问题

票据人为什么不跳槽

每日一贴 wgjto 评论

做票之人,票起则来,票灭则散。根据市场的不完全统计,票据泛从业人员在40万,但这个数量在未来一年内将明显减少。

2017年,票据市场纸电占比从6:4降至1:9,目力范围内比例还将进一步降低,这意味着票据市场将淘汰大多数纸票审验人员。

票据人为什么不跳槽?
票据人为什么不跳槽?

2018年10月,票交所纸电融合,场内交易将全面实行“一点清算”,为票据市场带来信用加成的同时,依托于票据流转和托收环节的分支机构结清算人员的饭碗也是彻底被砸了。

根据票交所官网3月9日公布的数据,共计2482家法人机构的87581个分支机构已成为其会员,若是每家分支机构缩员一名,那就缩编了8万多票据人,总人数占比超过了20%哪。好在除少数票据专营机构外,审验和结清算人员一般身兼数职,不然这部分冗杂人力的消化实在是个麻烦事。

此外,伴随着票据场内交易的趋势明显形成,小天的个人观点是以盈利为导向的转贴现业务,最好的模式便是由法人机构仿效回购业务,建立总行级交易室进行集中交易;以信贷规模调剂为导向的转贴现业务,最好的模式便是将权限上收至区域核心机构(一般指分行机关),由分行根据信贷投放进度进行统筹安排。

于是,银行业的票据客户经理也必将出现优胜劣汰,这件事发生在大行的可能性更高,光是票交所首批上线的35家银行(以大行为主),就有63047家分支机构,算是每家行保留100家转贴经营机构,那也是将近6万家分支机构的票据人,因市场结构性调整导致摩擦性失业哟。好在银行业票据经营机构一般贴现转贴不分家,不然每家机构就算减少2个人,总人数占比也在30%左右了。

银行在编的票据人是如此,民营资本和泛票据市场从业人员,一旦市场活跃度降低,市场盈利性持续低迷,那估计就是大规模地主动离开了。根据小天的草根调研,目前民营票据小佬的平均水平,每1亿元自有资金,除掉各项费用,真实收益率也就2-3%,还不如买银行理财。当然,民营票据市场小散乱弱的形态,也代表了龙头企业会有更高的超额收益。

票据人为什么不跳槽?
票据人为什么不跳槽?

你我皆凡人,走在平凡路

整理完市场格局和人力资源发展趋势后,小天以为票据市场将“加速换档”到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主,票据经营机构将顺势转型,对公类票据业务和同业类票据业务会相对分离。

于是,对公条线企业客户基础扎实的客户经理便成为了票源争夺战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但话说回来,对于这样的客户经理来说,票据承兑和贴现也不过只是众多可动用来服务实体企业的金融工具之一,而已。

以转贴、回购、再贴为主的同业票据条线,则因人力供给过剩而需优中选优,基本形成总行重管理与交易、分行业务自行平衡、支行自求多福的格局。纵观目前的银行业人力资源配置,小天料想会出现各家总行缺懂票据条线系统性管理和经营机构资源合理分配管理的人员、缺擅长利用系统提升企业票据业务效率和对接票交所的产品经理、缺具有票据市场宏观逻辑和利率研判能力的研究员和交易员。

所以,如果你不巧只做票据,并且又从事淘汰产能相关业务,那么小天特别建议你趁早转岗或跳槽,等市场来革你命时,再想有好出路就要拼血统和攒运气了,而这两项恰巧都不在人力可为的范畴内。

走在票据的平凡之路,票据的短久期注定太多的同行人只管好眼前那一时半会,可是时代的巨变向来不会和你打一声招呼。所以要么迅速把自己变成总行需要的那些人,视机会抢占总行堡垒;要么让自己真实地扎进实体经济,习得企业信用风险判别,熟稔客户营销手法,成为全面的信贷专家。如此,才好。

票据人为什么不跳槽?
票据人为什么不跳槽?

站在票据的制高点上,你凭什么不懂宏观经济

由于工资性收入实在不能满足小天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是美好生活需要,所以小天每年年初都会找到资管行业的牛人,访谈并讨论一下“年度投资单品”这个话题,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设定年度投资计划并有效执行。在持续多年的广泛交流中,小天愈发觉得真正搞懂了票据市场,就等于站在了宏观经济的制高点上。

简单来说,票据贴现属与企业发生的信贷业务,贴现业务实现的难易程度,可以成为衡量实体经济景气程度的指标,用以判断当下所处经济周期,而这恰是宏观经济的主要方面;

票据转贴属与银行同业发生的信贷资产流转业务,盈利性让位于规模摆布是每个票据人不能言说的真相,转贴利率不只跟资金市场,更体现信贷规模松紧状态(虽然有了各种票据投资产品,使得规模松紧呈现的边际效用变弱,但其趋势性表现依旧显著),用以研究当下实体经济获得银行融资的难易程度及社会融资结构分布,似乎最好不过;

票据回购属标准的金融机构资金融通业务,通过短端与长端的利率价差,通过主力期限的急涨暴跌及成交情况,充分反应银行类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情况,用以判断货币表现和市场流动性也着实好用;

票据再贴就更不用说了,本就是央行的三大货币政策之一,目前也成为行业导向和中小企业定向扶持的利器,虽然再贴现率是多年未变了,但央行释放的再贴现规模以及业务要求,在研析央行对市场的实质性货币政策执行及效果时,其实还蛮有用哪。

以市场研究和数据分析为主业或兴趣的票据人,只需将逻辑线索重新整理下,便可得到属于自己的宏观分析框架。以票据论宏观,该视角的最大实践意义在于票交所按日公布市场数据,对于宏观研究者而言,如此频度的数据绝对是各种框架最有效的试测。站在票据的制高点上,你就算不能成为年薪1500万的首席经济学家,至少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多些可能,也让自己个人的资产配置更为优化。

票据人为什么不跳槽?
票据人为什么不跳槽?

同是农民工,隔壁的码农已经年薪百万了

金融从业人员喜欢称自己为金融民工,大抵是因为每年要谈个上百亿的业务,而自己的收入却少了五个零,而且首位数是一个手掰得出来的那种。同样是农民工,隔壁的码农借着互联网的东风,早已年薪百万,尽管他们还是穿着格子衬衫,依旧天天背着书包穿着跑鞋挤地铁。

小天向来认为标准化(同质化)和数字化(虚拟化)程度双高的金融产品是极适合互联网的,所以当互联网金融这个词被造出来的瞬间,小天就能想象他的市场容量和发展空间,伴随着互联网流量变现和实体经济融网,这种想象空间是幂次升级的。

2015年,是票据P2P的元年。小天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大家,这只是小打小闹的开场白。2018年,也许他会以行业重塑者的形象出现,以互联网流量继续发挥负债优势,以电子商务培育客户票据支付习惯并形成增量优质票据资产,从而使得票据市场架构重塑以及价格再发现。

各位金融大佬在拟鄙夷的前一秒,小天想平静地陈述一个事实:作为中国金融业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工商银行的总市值早就被阿里巴巴和腾讯超越了。也就是说,在阿里和腾讯面前,宇宙行也是小企业哪,吓不吓人你自己掂。

对于互联网票据业务,小天碍于某些不可言说的原因,暂不能给各位看官说深透了,还请见谅。不过就以几家互联网巨头的金融部门,最近收简历都是以十万论的姿态,小天想也就能证明点什么了。嗯,重点是,坑就这么多,你看着哪个好,但没第一时间第一屁股坐实在了,恐怕现在还想去坐,这超额收益就已经被抹平了。但无论如何,能从传统票据行业顺利拿到互联网船票的票据人,都算是先觉者哪。

以上便算是票据人跳槽的不完全指南了,若是能让正在对职业生涯迷惘的票据人有那么点点的收获,小天便觉得甚是有价值了。

写在最后的话:小天不想承认却觉得实在有理的是,2018年,票据市场可能会走到国退民进的周期(千万不要再追问小天这四个字代表了什么,小天不想惹事)

本文链接:/mryt/398.html

喜欢 (2) or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您的回复是我们的动力!

  • 昵称 (必填)
  •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友最新评论